國家2025年度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公布
我省立項數、經費均大幅增加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25年度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評審結果,我省以33項立項、8556萬元直接經費的成績圓滿收官。相較2024年度,立項數與經費均實現50%增長。對比我省4500萬元的出資經費,直接經費超出4056萬元,成果顯著。
據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立項呈現“雙向突破”的特點:一是我省發布的25條指南方向精準對接區域發展需求,吸引全國科研力量參與,獲資助35項,其中省內單位牽頭27項,占比77%;二是省內科研團隊主動“走出去”,積極申報外省指南,斬獲6項資助,為歷年最佳成績。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地方政府共同打造的創新平臺,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采用地方“出題”、全國科研團隊“答題”的創新模式,以解決區域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與關鍵技術難題?!笆奈濉逼陂g,我省依托該基金平臺,立足區域特色和資源優勢,精心凝練指南方向,吸引和集聚全國的優勢科研力量幫助解決我省產業發展面臨的“卡脖子”問題和基礎前沿問題,為全省科技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指南立項成效顯著。5年間,我省圍繞能源與化工、農業與生態、人口與健康等領域,共提出125條指南方向,累計獲立項項目148項,直接資助經費超3.8億元。在全國出資經費相同的省市中,我省的獲立項數與資助經費均居首位。
省內科研團隊表現亮眼。在148項立項項目中,我省單位牽頭的項目達111項,占比75%;同時,我省單位積極參與其他省指南申報,獲立項15項?!笆奈濉逼陂g我省單位共獲批區域聯合基金項目126項,獲直接經費3.2億余元、間接經費約3200萬元,較我省總出資2.25億元超出1.3億余元。
人才產業雙向賦能。依托聯合基金平臺,我省在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能源與化工等優勢與急需突破領域,培養了廈門大學周偉、福州大學陳惠鵬、華僑大學詹國武等一批能夠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產出“動態聚焦”激光制造技術、“神經形態顯示”技術、生物質模板集成催化劑創制等多項創新成果,對提升我省基礎研究水平、打造戰略科研團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 李珂)

文件下載

閩公網安備:35000899002 